暑期学校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 年暑期学校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5-06-26

      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学校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落实学校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任务,结合学院专业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主要围绕教职工能力提升、学生专项培养及品牌活动开展三项重点工作。

    一、教职工专项能力提升

    (一)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核学科及产业发展论坛:在核学科 70 周年庆典期间,举办核学科及产业发展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人员及高校教育专家,对学院学科建设工作进行研讨分析。论坛主要讨论核学科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产业人才需求变化,剖析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交流讨论,形成核学科人才培养工作改进建议,为核事业培养专业人才。

     2.本科教育教学审核整改专题研讨: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审核评估整改要求,对照整改台账,结合学院教学实际情况,讨论制定整改方案,形成具体改进措施,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3.课程团队集体教研活动:各课程组开展集体阅卷、备课及教学方法研讨,统一教学标准,梳理课程教学难点,形成标准化教案和试题库,保障教学质量稳定。

    (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1.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学校和学院的教学能力培训、岗前培训,开展本年度教师教学准入审核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教学规范和技能,尽快胜任教学工作。

     2.师资建设与专业内涵建设:各基层教学组织围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工作开展专题研讨,推动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促进教学成果转化,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专业建设质量。

       二、学生专项能力提升

     (一)学术素养培育

    1.学术讲座

    1)“国际课程与实践周”开设海外名师系列课程4门,每门课程18学时,计1学分。学生通过兰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超星)跨学院选课,课程考核合格可获得学分。

    (2)举办核学科建设70周年的庆典大会和学术类报告,本科生参加每场讲座计2学时,研究生参加可获得培养环节学术研讨学分。

     2.升学指导

  (1)举办推免政策宣讲会,解读2025年推免政策,介绍学院研究所情况和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标准,本科生参加计 2学时。

  (2)举办2025年校外单位招宣政策宣讲会:中广核、中核、东莞卓越工程师研究院、散裂中子源开展工程硕博士招生政策;火箭军核学院开展研究生招生政策宣讲。

  (3)举办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具体安排见学院网页通知),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夏令营,凭相关证书或证明认定成绩。

    (二)实践创新培养

    1.专业实习实践

   组织2022级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学生开展校、院、企合作的产学研实习;组织2022级核物理及放射化学专业学生,结合“一院一品牌”专题训练营进行专业实践。实习/实践结束后,学生提交1500字实习/实践报告(需带教教师签字)。

   2.毕业论文双选

   开展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双向选择工作,确定指导教师和研究方向,为2025年秋季学期开题报告做准备。

  3.创新创业实践

1)鼓励学生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支教或暑期实践活动,以《兰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鉴定书》评定成绩,学生需提交活动照片和总结。

2)支持学生参与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或专业竞赛,学生需完成1500字过程性记录(需导师签字),并附上项目照片和成果证明。

    三、开展“一院一品牌”专题训练营活动

   (一)活动主题

    以核韵兰途筑梦研学—核工业史认知提升”为主题,针对低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核工业史、校史、院史了解不足的情况,开展相关活动,增强本院学生对核专业的认同,提升院外学生对核专业的认识。

    (二)活动内容

     1.问卷调研

    设计问卷,对低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核专业认知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对核专业的认知程度、学习困惑和需求,为后续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2.科普讲座

    邀请核科学与技术领域校外专家,讲解核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前沿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核专业。

    3.实践考察

    组织学生赴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青海原子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近物所(包括惠州中心)、中国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等核领域场所,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提升学生对核专业的认知。

 (三)实施步骤

    1.设计问卷

    围绕调研目的,设计包含学生对核专业认知、学习困惑及需求等内容的问卷,向低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发放。

    2.组织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向低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放问卷并收集结果,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3.数据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梳理低年级学生对核专业的认知情况、学习困惑和需求。

    4.讲座筹备

    确定讲座主题,邀请讲座嘉宾,准备讲座资料,安排讲座场地。

    5.组织实践考察活动

    确定考察路线,安排交通,预订参观场地,组织志愿者。

    6.活动宣传

    通过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活动安排信息。

    7.活动执行与总结

    按计划开展问卷调研、科普讲座和实践考察活动。活动结束后,总结评估活动效果,收集参与者反馈,优化活动方案。

    四、具体要求

  (一)考核要求

    1.2022级核工程类三个本科专业(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专业实习安排,实习结束后提交由带队教师或指导教师签字的实习报告,获得相应学分,带队教师全程参与实习,负责学生组织管理和安全等工作,结束后提交专业实习总结,获得相应工作量。

    2.2022级(包括核物理及放射化学专业)、2023级、2024级本科生,如以课程讲座、专业升学、“一院一品牌”活动为主,需完成30个学时;如以支教团或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类专业大赛为主,需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材料提交要求

    1.提交时间:2025年9月10日前提交。

    2.提交方式:电子版提交至hxyjx@lzu.edu.cn;

    3.提交要求

    每位本科生均需提交总结报告(如参加多个模块学习的报告需汇总成一个文件,命名方式:学号+姓名)给所在班级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收齐后打包发送(年级+专业班级命名,如:2022核物2班),填报附件3《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学校完成情况汇总表》

    4.其他事项

    2025秋季学期开学后,本科生除填写附件中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度暑期学校活动项目汇总表》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准备工作:

   (1)讲座类:“到梦空间”报名并签到。各班班委组织考勤记录工作,参加学生需要提供简短的讲座学习收获,不少于2000字、活动照片,其中学习收获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均需要。

   (2)实践教学:面向2022级本科生。需按照实习带队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提交不少于1500字的实习报告,报告经带队教师、指导教师签字。带队教师向学院报备名单和成绩,每位同学提供个人或集体照片,需反映实习场景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3)暑期社会实践:电子版材料:不少于两张代表性照片,活动感受或者总结;纸质版材料:活动感受或者总结,校团委社会实践表格实践单位盖章后的复印件。

   (4)夏令营:电子版材料:不少于两张代表性照片,活动感受或者总结;纸质版材料:活动感受或者总结、结项证书或者优秀营员的证书复印件、网页公示名单截图等证明材料。填写《暑期学校夏令营项目完成情况登记表》。

   (5)科研训练或专业竞赛:不少于两张代表性照片及总结。

   (6)2025年暑期“国际课程与实践周”课程:选修“国际课程与实践周”课程提供成绩单且考核合格,需提供学习场景照片。

    附件1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国际课程与实践周”课程信息安排表

    附件2 核学院2025年暑期学校核工程类专业学生实习方案(持续更新)

    附件3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学校完成情况汇总表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