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 文

兰州大学核学科系列学术讲座“铸剑强国 核以道和”青年论坛第1讲

2022-04-26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时间: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15:00

   地点:城关校区西区理工楼1126报告厅

 

序号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1

张学希

聚变堆运行环境下第一壁材料服役行为研究

15:00—15:30

1126报告厅(线下)

2

薛山

超快分子动力学——从飞秒到阿秒

15:30—16:00

1126报告厅(线下)

3

王冬青

基于高效动力转换的自然循环非能动系统的设计研究

16:00—16:30

会议号:436-646-184(线上

4

陈炼

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瞬态信号诊断技术研究

16:30—17:00

会议号:436-646-184(线上)

5

张亚兵

乏燃料后处理工艺介绍

17:00—17:30

会议号:436-646-184(线上)

 

 

 

 

 

 

 

 

   

 

 

 

   

 

   报告人:张学希 博士

   报告题目:聚变堆运行环境下第一壁材料服役行为研究

   摘要:

   聚变堆中的第一壁材料问题是未来聚变工程获得成功最关键的问题,直接决定未来聚变装置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以制约聚变能商业化实现反应装置关键材料的瓶颈问题为导向,系统地开展模拟研究聚变服役环境下,第一壁材料与边界等离子体(H同位素、He、杂质离子)、中子以及高热负荷相互作用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给出模拟聚变第一壁服役环境下,国际上现有热点第一壁候选材料表面损伤、微观结构、辐照缺陷、溅射产额以及燃料滞留等演变规律。同时,理解聚变工程/实验堆服役环境下第一壁材料损伤机制及规律,探索提高第一壁材料性能的方法,为第一壁材料制备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首次实现堆材料燃料滞留毫米级深度准确测量,使聚变堆燃料滞留深度分析提高了3个数量级,拓宽聚变燃料深度分析方法,为装置壁材料中燃料深度分析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为聚变第一壁材料的选择、使用寿命、失效形式、燃料滞留预判提供实验依据,并为EAST、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我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以及将来商用堆高参数稳态运行提供必要保障。

   报告人简介:

   张学希,博士,202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长期从事聚变堆用第一壁材料实验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材料辐照损伤、材料中氘扩散及滞留、抗辐照材料研发及制备等。在国内聚变材料领域学术议上做口头报告5余次,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在核聚变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以及聚变领域主流期刊《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和《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担任《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期刊审稿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青年基金/重点国际合作基金、以及国家磁约束聚变能发展专项(ITER专项)等5项。

 

   报告人: 薛山 博士

   报告题目:超快分子动力学——从飞秒到阿秒

   摘要:

   当强激光电场与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平衡会被打破,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甚至发生电离解离及库伦爆炸。激光泵浦探测作为具有的高时间分辨的相干测量技术,可以制备具有相干性的分子系综,从而实现在宏观尺度上对分子动力学过程的探测---拍摄分子动力学的超快电影。本次报告将围绕激光制备分子中电子态间相干性和振转态间相干性的物理机制展开。详细介绍阿秒时间尺度下,分子相干动力学的制备和测量方案。

   报告人简介:

   薛山,男,理学博士,博士后。201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先后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兰州大学核学院做联合培养博士和师资博士后。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领域为超快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微观粒子超快动力学的探测。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在Physical Review A和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3篇。

 

   报告人: 王冬青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 基于高效动力转换的自然循环非能动系统的设计研究

   摘要:

   自然循环系统作为一种非能动安全系统,已被用于多种反应堆事故后堆内热量的排出。这类系统不需要外部动力,而是依靠内生性的驱动力实现反应堆事故后的冷却。这一优势在事故后失去外部电源时尤为重要。但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出,这类系统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其驱动力比较弱。弱驱动力会导致低流量、低换热能力和一些设计上的约束。要弥补这个缺陷,即在不依靠外部动力的前提下增强系统的驱动力,就要明确系统弱驱动力的产生机理和分析模型。在研究中,对内生性驱动力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驱动力的转换效率模型,从能量转换层面揭示了系统弱驱动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通过高效利用堆芯余热来增强系统驱动力的思路和两种具体的设计方法,分别基于热电转换和热汽泡驱动。在研究中,对所设计的系统开展了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增强系统的驱动力和换热能力。

   报告人简介:

   王冬青,中山大学副研究员,2009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5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多项。担任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Annals of Nuclear Energy、Nano Energy等期刊审稿人。

 

   报告人: 陈炼 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 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瞬态信号诊断技术研究

   摘要:

   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是实现可控热核聚变的两条途径之一,世界各国也都在进行强激光装置的建造和运转。ICF特殊的强电磁辐射实验环境,使得现有诊断模式难以摆脱传统核测量中长距离模拟信号传输的限制,从而难以达到更高的精密物理诊断研究要求。本报告主要介绍了核与粒子物理实验中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前置这一前沿技术,介绍了基于FADC和并行交替采样方法的前置数据获取系统,并试验验证了前置采集系统在ICF实验中的优势,为我国ICF的装置升级提供了新的诊断模式参考。

   报告人简介:

   陈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核技术应用中的电子学数据获取及控制系统研究。主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惯性约束应用技术基础诊断专项课题;承担中国空间站生命生态实验系统“舱内辐射环境测量模块”的研制任务;作为电子学系统研制的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新一代高衬度低剂量X射线相位衬度CT装置”等仪器研发项目。近五年在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仪器领域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报告人: 张亚兵 博士

   报告题目: 乏燃料后处理工艺介绍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双碳”方针的出台,对我国能源行业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核能,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碳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利用核能不可避免地产生乏燃料。反应堆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乏燃料。乏燃料后处理是核燃料循环后段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对目前对核反应堆中卸出的乏燃料的最广泛的一种处理方式。乏燃料后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是回收乏燃料中残留的铀和钚,加以重复利用,其次把裂变产物变成有利于长期储存的形式、安全处置核废物;同时获取原子核反应后产生的镎、镅等次要锕系元素和其他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回收铀和钚是乏燃料后处理的重要内容,现在普遍采用的湿法工艺是1954年美国开发的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硝酸为盐析剂的普雷克斯(PUREX)溶剂萃取工艺。普雷克斯流程是现今最有效、最成功的乏燃料后处理工艺。国外主要后处理厂法国阿格中心、英国Thorp厂、俄罗斯RT-1厂、日本东海村和六格所后处理厂等均采用普雷克斯工艺。我国404中试厂、200t项目和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也采用该工艺。

   报告人简介:

   张亚兵,男,工学博士。2022年1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先后在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从事化学工程专业的科研学习和核化工研究设计工作。曾参与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改造、200t乏燃料后处理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项目建议书设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