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系列报告——刘红娜教授
应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刘红娜教授将于2025年5月12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
报告题目:基于质子探针研究原子核奇特结构和核子-核子关联
报告时间: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19 : 00
报告地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天山堂A305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摘要】
质子只包含一个核子,是研究原子核奇特结构和核子-核子关联的干净探针。在过去10年,基于厚液氢靶和粒子径迹探测装置的先进技术,人们在壳演化、晕结构和短程关联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报告将综合介绍近年来在日本理化所的RIBF进行的丰中子Ca区奇特原子核结构的研究进展,探讨系统测量不稳定原子核中的中子-质子关联的可能手段,并介绍报告人正在牵头建造的用于日本理化所SAMURAI的新一代核谱学装置STRASSE(由超厚液氢靶和硅微条径迹探测器组成)以及适合国内束流线的液氢靶装置的研发情况。
【报告人简介】
刘红娜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0年9月-2016年01月在北京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联合培养)。自2016年至2021年先后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和德国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TU Darmstadt)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德国工作期间主持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SFB1245项目子课题。2021年加入北京师范大学,主持重点研发、面上、北师大领军人才等项目。2025年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核物理青年科学家奖,牵头负责10余项大型实验,发表论文53篇,含PRL 8篇。目前任日本理化所客座研究员,SAMURAI国际合作组董事会委员,STRASSE-CATANA国际合作组联合发言人,CPL/CPB/物理学报/物理青年编委,现代应用物理执行编委。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