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系列报告——孔祥玉研究员

发布日期:2024-07-06

       应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孔祥玉研究员将于2024年7月11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

 

       报告题目:仿生纳米限域通道材料设计与离子输运行为调控

       报告时间: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10:00    

       报告地点:城关校区(东区)核学楼321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摘要】

       生物离子通道能够精准、高效的实现生命体内的动态物质传递、能量转换以及信号传导。通过向自然学习,人们不仅获得构建智能器件的灵感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先进材料的需求并且有助于促进人们学习如何更好的来模仿生物。近年来,仿生纳米限域通道材料在纳流器件、生物传感、离子筛分及能量转换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我们从离子通道的基本结构出发,通过结构仿生与功能仿生,设计并发展了一系列仿生纳米限域通道材料,通过功能分子设计与制膜方法优化对通道的表界面性质进行设计与调控,关注外场对通道内离子输运行为的调控规律研究,实现了光、电、热、力等外场驱动的物质跨膜输运,并探索其在能量转换、元素分离、离子基信号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

       孔祥玉,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郑卫军研究员;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江雷研究员和闻利平研究员,后留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外场调控的限域通道内离子可控传输机制研究,构建了系列限域通道体系,揭示了外场下通道表界面与离子的作用规律,并探索其在仿生物质传递和信号传导领域的应用潜力。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PNAS, Sci. Adv., J. Am. Chem. Soc., CCS Chem.,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50余篇,h因子4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青年基金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Nano Research Energy杂志青年编委,NPG Asia Materials顾问编委;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2024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