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强国核以道和”系列讲座——曹须研究员
应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曹须研究员将于2024年6月19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
报告题目:正反重子对的产生、衰变和CP破坏
报告时间: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10:00-12:00
报告地点:兰州大学二分部现物楼214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摘要】
宇宙中可见物质的质量主要来源于核子,它与超子组成了重子八重态。近年来,正负电子对撞机通过正反重子对产生精确测量了重子的电磁形状因子。我们试图解释,为什么矢量介子会导致核子和超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随着能量增长而衰减式振荡,如何从同位旋分析确定其动力学起源。同时,超子的级联衰变还可以用来研究CP破坏,探索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起源,我们将探讨如何用横向极化束流进一步提高CP破坏的测量精度。
【报告人简介】
曹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于德国Giesse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强子谱学和核子结构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核子核子散射,耦合道模型,以及奇特强子在大科学装置上的产生等。迄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为Phys. Lett. B、Chin. Phys. C、Nucl. Phys. A、Euro. Phys. J. A等杂志的审稿人。。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