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核科学与技术”青年论坛——祁金涛博士

发布日期:2023-06-14

       应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邀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祁金涛博士将于2023年6月16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

       报告题目:激光诱导的钍-229团簇内原子核激发理论研究

       报告时间: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9:00

       报告地点:二分部现物楼305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摘要】

       钍-229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个拥有电子伏特量级激发态的原子核,其同核异能态能量仅约为8 eV。由于该同核异能态在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如搭建“原子核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制备该同核异能态(即将钍-229原子核从基态激发到该同核异能态)并不容易,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该研究提出了利用强激光脉冲与钍-229团簇相互作用来激发原子核同核异能态的方法。当强激光脉冲打到钍-229团簇后,会电离其中的原子并将电离出的电子加热。这些仍被束缚在团簇中的电子会不断与原子核碰撞,将原子核从基态激发到同核异能态。研究发现,电子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激发原子核,一种是电子俘获激发NEEC(Nuclear Excitation by Electron Capture),另一种是电子非弹性散射激发NEIES(Nuclear Excitation by Inelastic Electron Scattering)。这些电子碰撞激发原子核的过程可以持续皮秒时间尺度,直到团簇最终爆炸解体。

       除了实现同核异能态激发,更有趣的是可以通过改变激光场强度来连续调控原子核的激发机制,从而使原子核主要通过NEEC机制实现激发。这为验证悬而未决的NEEC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案。激光与团簇的相互作用为验证NEEC过程提供了一条新的物理路径,而非传统的基于加速器的方法。

 

【报告人简介】

       祁金涛博士于201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并随后进入中物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傅立斌研究员和王旭研究员,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中物院优秀毕业生。博士毕业后,继续在中物院研究生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王旭研究员。祁金涛博士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激光核物理方向的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强激光影响下的原子核衰变、轻核聚变,以及强激光影响下的团簇内原子核激发,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 Rev. Lett.、Phys. Rev. CNucl. Phys. A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