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兰州大学核学科系列学术讲座“铸剑强国 核以道和”青年论坛第3讲

发布日期:2022-10-06

时间: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

会议ID:(腾讯会议)747-711-201

报告人:霍勇

报告题目: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摘要:

双碳背景下,发展新一代的绿色光伏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潜能,而有机太阳能电池是新一代绿色光伏技术的典型代表。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最重要的指标是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是材料的创制和器件的优化。本报告将聚焦模型材料的研究、高效率体系的建立和器件加工方法的优化三个方面,介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新进展,展望有机太阳能的未来发展。

报告人简介:

霍勇,2013年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8年经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张浩力教授和占肖卫教授。2018年至2020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占肖卫教授。2021年至今在兰州大学张浩力教授课题组任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有机太阳能电池、高能射线探测和化学固废高值化利用,累计在Nat. Rev.Chem., ACS Energy Lett., Chem.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J. Mater. Chem. C和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选为ACS Editors’ Choice,Front Cover和Hot Paper,并被中国科学报、美国化学会官网和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作为研究亮点报道。受邀担任J. Mater. Chem. C和Org. Electron.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报告人:杨军强

报告题目:膨润土基材料对阴离子放射性核素的去除研究

摘要:

核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其中主要包含长寿命锕系元素及其裂变产物。放射性废液中,79Se、99Tc和129I在溶液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由于裂变产额高,半衰期长,极易泄露和迁移,从废水中有效去除放射性核素受到重点关注。膨润土由于比表面积大,阳离子交换容量高且储量丰富,被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缓冲回填材料,可以有效的阻滞和吸附常见的阳离子放射性核素。但由于其表面带永久负电荷,难以吸附阴离子。因此,通过对膨润土进行改性,提高对阴离子核素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本研究重点关注改性膨润土对典型阴离子放射性核素如79SeO32-/79SeO42-、99TcO4-和129I-/129IO3-的吸附行为,并通过多种表征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吸附机理进行详细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

杨军强,博士,兰州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20年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放射化学。近五年以主要作者身份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hemosphere、Chinses Chemical Letter等本领域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战略发展专项等项目三项,担任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的审稿人。

 

报告人:崔振鹏

报告题目: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光催化技术以光催化剂为媒介,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变,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为了提升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需要设计和开发光催化剂来实现对太阳光的有效吸收和高效利用。二氧化钛具有廉价、无毒、稳定等优点,成为被广泛研究的光催化剂之一。本报告主要介绍采用真空退火技术制备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一方面提升其光利用率,另一方面拓展其光响应范围;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净化含铀废水,探究影响其光催化能的因素。

报告人简介:

崔振鹏,男,山东淄博人,理学博士。曾在巴黎萨克雷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辐射技术和光催化技术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面上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作为技术骨干,执行横向项目1项。在Mater. Chem. Front.,Langmuir,Ind. Eng. Chem.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