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希?
来自:中国辐射防护学会
希(沃特)
希沃特(或称希弗,英文Sievert,记为Sv)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93及GB 3102.10-93)中规定的中文名,单位项号为10-52.a,香港亦采用此名称,但在台湾称为西弗。
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能量,为1希沃特。
希沃特(Sv)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1Sv=1000mSv。此外还有微希沃特(μSv),1mSv=1000μSv。
一个sievert等于100 rem。rem是一种较旧的非SI测量单位。
国际度量衡委员会(CIPM)给出的SI定义说:
“剂量当量H是吸收剂量D电离辐射和无量纲因子Q(品质因数,由ICRU定义的线性能量转移的函数)的乘积。即:H = Q × D。
为了避免吸收剂量D和剂量当量H之间存在任何混淆的可能,应分别采用特定单位名称,即:对于吸收剂量D的单位,应使用Gray来代替每公斤焦耳,而对剂量当量H,应使用Sievert而不是每公斤焦耳”
CIPM没有进一步定义Q的值,它需要使用相关的ICRU建议书来提供。
ICRP(ICRP103 Glossary)对希沃特的定义是:
“Sievert是当量剂量、有效剂量和运行实用量的SI单位的特定名称。该单位等于焦耳/千克。”
“希沃特是ICRP和ICRU设计和定义的国际放射防护系统的一部分。”
希沃特(希)同时也是有效剂量的单位。
它代表了电离辐射照射对个人的总伤害,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通常,希沃特不用于产生确定性效应的高剂量辐射。对于评价确定性的急性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例如急性放射综合征,应当用单位Gray(Gy)测量的吸收剂量。
Rolf Maximilian Sievert
图片来自:中国辐射防护学会
Rolf Maximilian Sievert(1896年5月6日 - 1966年10月3日)是一位瑞典医学物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研究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希沃特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瑞典。他于1924年至1937 年担任瑞典Radiumhemmet物理实验室主任,当时他成为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辐射物理系主任。他在测量辐射剂量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尤其是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将研究重点放在反复接触低剂量辐射的生物效应上。1964年,他创立了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nternational Radiation Protection Association,IRPA),担任主席一段时间。他还担任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主席。他发明了许多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最广为人知的是Sievert室。1979年,在ConférenceGénéraledesPoids et Mesures(衡量和测量大会,CGPM)上,电离辐射剂量当量的SI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并命名为sievert(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