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系列报告——叶地发研究员

发布日期:2023-05-22

报告1

       应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叶地发研究员将于2023年  5月27日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

 

       报告题目:原子的阿秒瞬态吸收光谱理论研究

                                      --- 光激发响应时间、因果律及其应用

       报告时间:2023年5月27日(星期六)10:00    

       报告地点:二分部现物楼305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报告摘要】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可以引起系统能级的ac Stark移动或Autler Townes分裂等现象。通常人们认为,当外场远离共振时,物质对光激发的响应几乎是瞬间发生的,此时光谱移位或劈裂将绝热地跟随外场的包络演化。但是,其他人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没有任何物理材料可以立即响应波形的变化,这也被称为“时间非局域性”。因此,如何从实验上实时观测光响应过程以及从理论上构建响应时间与激光和物质微观参数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解决上述争议。本报告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阿秒瞬态光吸收谱(ATAS)技术来标定光激发的响应时间。在ATAS中,一束超短的阿秒光脉冲用于触发钟表,而另一束时间延迟的飞秒激光的周期振荡载波充当“分针”使得人们可以观察亚周期的光激发过程。此外,缓慢变化的脉冲包络也可以通过在峰值附近处终止光吸收或引起最强的光谱移位和劈裂效应从而扮演“时针”的角色。我们通过解析推导得到了光激发响应时间的标度律,为深入理解时间域上的ac Stark移动或Autler-Townes分裂的建立过程提供了清晰的物理图像,同时在“时间零点”校准方面有重要的潜在应用。最后,我们还基于线性响应理论和因果律建立了利用阿秒瞬态吸收谱重构原子时域偶极振荡的一般方法。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强激光操控光电器件(拍赫兹电子学)的速度极限和相关的载流子动力学。

【报告人简介】

       叶地发,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邓稼先创新研究中心强场物理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强激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多重电离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在惯性约束聚变等国防重大科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学术成绩包括:发展完善了一个基于隧穿电离理论及经典系综轨道描述的半经典强场电离模型,为理解强激光场中复杂的原子分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该模型已被来自德国、英国、奥地利和中国的大量实验和理论小组直接应用于解释最新的实验结果。团队应用所发展的半经典模型,揭示了原子稳定化的机理,解决了强场非序列双电离的若干长期争论。迄今共发表SCI论文近50篇,其中Phys. Rev. Lett. 8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个项目,含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曾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创新一等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十大青年锐杰。

                                                                                                                                                                        

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3年5月22日

报告人: